如何用細菌大小的機器人治病
據報道,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》第19屆全球“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”榜單揭曉,斯坦福大學博士后研究員李金星憑借在微納機器人領域的創新,入圍“先鋒者”類別,成為上榜的8位華人之一。
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》提到,他設計的外觀類似火箭的微型機器人,可以在活體動物的腸道中運行,并在完成任務后自行降解。
微納機器人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新課題,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,例如靶向遞藥、小型手術、毒素清除、疾病檢測等。微納機器人的直徑在幾微米左右,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小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科技也在飛速發展,機器與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密切相關起來了.如果您也還在為自動化改造而煩惱,請聯系我們。我司專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,是目前國內專業的自動化設備制造商,擁有豐富的研發制造經驗,完善的質量檢測流程和研發部門。可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提高產品結構與性能,為新老客戶打造智能無人車間提供優質的整體解決方案。
我司主要生產五金沖壓/拉伸機械手,四軸機械手,圓片/方片/不規則/卷料/片料等多功能自動上下料機,桁架機械手,連桿機械手,多工位機械手和多關節機器人等沖壓自動化機械手,更多沖壓自動化機械手詳情:www.frsz.com.cn。
- 上一條機器人4.0時代來臨
- 下一條2019年機器人世界杯在悉尼舉行